本文深入剖析上海张江科学城如何发挥核心引擎作用,带动苏州工业园区、杭州未来科技城等周边创新节点形成"科创走廊",推动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创新高地。

(首席记者 李科)在张江人工智能岛的实验室里,来自苏州的工程师王磊正与上海团队测试新一代协作机器人。这个由两地企业联合研发的项目,将在嘉善的智慧工厂率先落地。"上海提供算法支持,"王磊调试着机械臂,"苏州负责精密制造,浙江提供应用场景。"
这种创新协作已成常态。2025年数据显示,张江与周边城市共建联合实验室达83个,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200亿元。最具代表性的是"长三角量子通信干线",以上海为枢纽,连接合肥、杭州等地的量子科研机构,形成全球最长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。
上海龙凤419贵族
"创新需要生态,而非孤岛。"张江集团董事长袁涛向记者展示他们的"创新飞地"计划。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,张江设立的"离岸孵化器"已培育出37家高新技术企业。更令人瞩目的是他们的"人才共享池",三地科研人员可根据项目需求自由流动,社保实现无缝衔接。
上海私人外卖工作室联系方式
产业协同呈现新格局。记者在杭州未来科技城看到,上海交大与浙江大学共建的"超算中心"正在为两地科研机构提供服务。而在南通,由张江企业投资的"芯片封装测试基地"即将投产,将缩短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链的"最后一公里"。
爱上海419
资本流动也在加速。上海科创板上市公司中,32%在周边城市设有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。周末的G60科创走廊路演中心,来自嘉兴的初创团队正向上海风投推介项目。"上午见完投资人,"创始人陈明说,"下午就能回到嘉兴工厂。"
从浦江实验室的原始创新到苏州工厂的产业转化,再到杭州市场的商业应用,这条跨越行政边界的"创新链",正在重塑长三角的经济地理版图。(完)